2025年3月5日上午9时,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。北京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,共商国是,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工作,明确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与重点任务。
大会开幕之际,湖北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(研究生处)积极组织全体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认真收看会议直播并学习会议精神。直播结束后,研究生成员们围绕报告内容,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学生工作实际,展开深入学习。
化材学院赵旭红: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,观看全国两会的召开,我深感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改革对国家未来的深远影响。特别是在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下,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—2035年)》的发布,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这一纲要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,提出了在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,要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、均衡教育资源、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 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,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明确提到要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,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支持力度,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,也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动力。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,我对我国教育未来的改革发展充满信心。教育不仅关乎个人成长,更直接影响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。 作为研究生,我深刻意识到,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水平,才能为国家的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,我将更加坚定信心,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,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。同时,也会关注教育领域的政策变化,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的实践中,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尽绵薄之力。
化材学院甘再军: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,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,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,我深感自豪,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。
近年来,我国教育改革成效显著,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高等教育质量提升,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,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、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智慧教育、在线课堂、个性化学习等创新模式的普及,使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,真正实现了“因材施教”。与此同时,国家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,让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。无论身处何地,每一位学子都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,这正是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有力见证。
作为青年一代,我深知肩负的使命。未来,我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,努力提升自我,勇于创新实践,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,共同书写中国教育更加辉煌的篇章!
计算机学院周珊珊:作为一名研究生,我对全国两会的召开和教育强国建设充满期待。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,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而国家制定的方针和纲要,更是为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。近年来,我国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,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到高等教育的“双一流”建设,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推进到教育数字化的创新实践,这些成就让我对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。
从研究生的视角来看,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是宏观层面的政策推动,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使命。在研究生阶段,我们不仅学习专业知识,更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我非常感谢学校优秀的师资力量与管理政策,让我能够在研究生期间拓宽自己的眼界,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,为实现自我价值与国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未来,我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,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。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,勇于探索未知领域,为学科发展贡献智慧;我也会关注并积极参与教育公益,为国家的教育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